《好好学习》笔记

作家史铁生曾经写过一句“政治特别不正确”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于人与猪的差别。”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头猪之间的基因差异,是恒定的、可量化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则会大到完全超乎你的想象,乃至无法预测。

我们时常说自己:“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是因为你听过的那些道理,并没有真正的被你吸收,没有学以致用,没有提升你的认知。

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

成甲的《好好学习》便是教我们如何学习自己的临界知识,提升认知深度的一本书。

什么是知识?

对于知识的定义很模糊,可能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理解。而本书对知识的定义就是:那些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

“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它就只是一些数据;而当你阅读了内容之后,它就成了信息;但只有你知道了如何改变你的行动,信息才变成了你的知识。

而临界知识则是那些事物背后重要而底层的规律,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为什么有些知识比其他知识的影响更有决定性作用,这些知识要在怎样的场景里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才算得上掌握了一项临界知识。

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就必须理解并掌握重要学科的基本规律,并把它们当作基本的思维模型来处理问题。同样,临界知识也是遵循了相似的道理:用简单的基础规律来解释复杂的世界现象。

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总结为:

  1. 知识数量构建认知优势
  2. 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
  3. 知识深度构建认知优势

什么是认知深度?

先来看个例子:

1
2
3
问:为什么北京房价那么高?
简单回答:都是炒房团搞的!
深度回答:北京的土地供应稀缺,而高购买力人群又过度集中,所以推高了价格

从上面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差别:

  1. 从形式上看,简单的回答往往是对具体的问题或事情本身做出回答;而深度回答却是在分析具体现象之后找出抽象规律。
  2. 从回答的思考方式看,简单的答案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直观感受、情绪与经验做出回答;而有深度的答案往往依托于有实验验证或者数据分析支持的结论。
  3. 从答案的效果上看,简单的答案往往只能用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而有深度的答案能够更普遍地解决类似问题,启发我们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所以,有深度的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通过深度认知得出结论,往往能解释相似情境中的很多问题。在这些结论中,有些结论经过了更为广泛长期的验证,也在更普遍的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那么,这些结论就是我们说的临界知识。

为什么我们的学习层次上不去?

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不够努力,也不是我们不够聪明,而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存在着误区。

我们一直把时间花在想办法提升“技术效率”上,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认知效率”。

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有的时候,即使我们在学习的知识确实对你很有帮助,但是却没有转化成你自己的临界知识。

今天能从书中看到的价值,过去看不到;过去在书中看到的东西,今天基本记不得。

比如:市场均衡、用户视角、看不见的手、认知偏差、复利效应、边际成本、规模效应,其实有些你听说过或者了解过,但你只有看到它们时才能想起它们,遇到问题并不能主动提出来。

他们只是在印证一个你知道的道理。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知道的,只是我们以为自己知道了。

这就要求我们避免“低水平勤”奋的陷阱。

哪些知识值得学?

学习知识并不是越多越好,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类似一些提高“技术效率”的知识,或者找兼职,海纳百川。

我们的一生至少需要学习三个级别的课程:

  1. 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
  2. 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
  3. 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看问题也不能只思考表现,比如集团需要进入一个新的业务,我们就需要思考:

  1. 集团为什么要进入这个新业务板块?初始动机和商业模式构想是什么?
  2. 这种构想要实现,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推动这一目标的结构动力是什么?
  3. 现在的态势与我们的关键目标是否匹配?从内部构架到用户需求之间要做哪些工作?发展的节奏是什么?

提升学习能力的方法

具备良好的心态

学习临界知识,首先是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如何看待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效能。更高效的学习,来自更合理的学习方法假设。

心态一:绿灯思维

当我们遇到与过去认知不一致的新观点时,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什么是习惯性防卫?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当我们感觉到自己的观点、尊严可能会受到挑战的时候,我们第一个反应不是思考对方的挑战和质疑是否合理,而是:有人敢反对我,和他干!这时候,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就产生了。

比如封建迷信,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你同样也叫不醒一个固执己见的人。

人为什么会有习惯性防卫呢?

假设你和客户约定开会,第一天客户迟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客户又迟到了。这个时候你就会想,这个客户怎么这么不守时、老迟到啊?但假设约定的三天时间都是你迟到了,你会说第一天路上堵车了,第二天家里有急事,第三天早上闹钟没有响。

当一个问题出现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我们习惯把这个问题归因于别人,是那个人自身有问题。而当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这么想了,反而会把问题归因于外部因素。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基本归因偏差”。

防卫性的心理使我们失去检讨自己想法背后的思维是否正确的机会。对多数人而言,暴露自己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一种威胁,因为我们害怕别人会发现它的错误。

要改变这一点,就要培养第一个底层心态——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

心态二:以慢为快

学习的目的应该是打通知识的阻塞,实现融会贯通。

一味的追求阅读的速度,反而造成“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知识阻塞”。

结硬寨,打呆仗。把慢功夫花在真问题上,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把80%的时间聚焦于20%的知识。

学会反思

“我们生活的真实世界,是我们认为的真实世界”。也就是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都是一种假设,而我们的假设是大脑对事实进行解读之后形成的。

我们的所有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个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

如果一直拿过去的假设来过今天的日子,却在期待未来全新的不同,这可能吗?

学习,就是不断调整改变我们的假设,用更合理的假设来替代我们过去相对不合理的假设,从而让我们的决策质量更高。

从这个角度来看,反思复盘则是我们学习临界知识最方便的教材。

生活每天都在生产未经加工的经验素材。我们的判断来源于经验,而有效的经验来源于对判断的反思。

复盘每一天的决策都是在什么样的假设下做出的,又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我们要追问问题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自己事后解释为什么。

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或者,换个说法: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从应用的角度看:

1
2
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
反思的顺序:观察结果(现象)——→研究原先假设——→反思校正假设

反思的作用:

  1. 发现知识的误区:跳跃性假设
  2. 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3. 检验学习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训练方法:

  1. 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2. 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3. 培养记反思日记的习惯。

一个人的信誉要从履行每一个小的承诺做起,而我们大多数人很容易忽略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随口承诺的事情。你答应了别人,哪怕在你看来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但别人很可能记在心上。如果你忘记了处理,别人嘴上不说什么,心里对你的评价却要调低一点

教育的根本定义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经验的解读方式。学习别人的成功案例,为什么不能把自己的生活编辑成案例,来改变自己的行为呢?

人之所以会改变,是因为他得到了反馈。如果你不知道你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你是不会改进的。反思日记,是一个帮助我们主动对行为影响进行反馈的工具。

以教为学

学习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教别人的过程表面上是知识输出,但实际上这个过程还有额外的三个价值:

  1. 因为要教别人,就会督促自己发现知识阻塞,进一步打通已有知识。
  2. 教别人的过程,是一个强化记忆和认识的过程。
  3. 教别人之后,别人提出疑问、质疑和新想法,会增强我们的认识。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并不是指刻苦的训练,而是改变我们的元认知能力的过程。我们在元认知上的差别表现为认知效率与认知深度上的差别。

元认知和临界知识可以类比为思考的过程和思考的工具。

1
2
一般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看到问题-->大脑直接调用直觉、过去经验、情绪反应-->决定采取的行动
高速元认知的思考过程是:看到问题-->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黄金思维圈)-->解决这类问题可能用到的规律是什么(比如相关临界知识)-->决定采取的行动

所以,刻意练习最关键的还不是掌握具体的临界知识,而是要改变我们的思考过程。

刻意练习如何和临界知识结合:

  1. 对基本核心知识划小圈;
  2. 将基本知识组合成更大的知识能力单元;
  3. 在各知识能力单元之间构建认知框架。

刻意练习临界知识的方法:

  1. 在不同的场景中,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2. 在不同的时间里,重复应用同一个临界知识。

遇到问题时,先找这个场景下的专业技术解释,然后再对专业技术解释进一步深入分析,联系到临界知识。

刻意练习需要关注的:

  1. 抓住问题的本质进行训练;
  2. 大量地持续练习。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实地记录过程

如实的记录过程主要是侧重对事情的经过、结果进行记录。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发生的事情是靠大脑记忆的,我们以为我们记得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是事实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时过境迁后,我们会根据现在的情况,扭曲自己过去的想法和对行为的解读!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所带来的不舒服。

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我们常常能发现:原来现在遇到的问题,当初也遇到过,自己居然忘了;原来当初思考这件事情时是这样想的啊,太不成熟了;原来当初我就找到这个方法了,怎么后来居然忘记了?

主动思考,挖掘看不见的关系

福尔摩斯说过:你只是在看,并没有观察。

更有价值的记录是在如实记录的基础上进一步记录自己当时的情绪、思考过程、外部环境条件等等。

因为任何一件事情的发展,都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累加作用,如果要复盘自己当初的决策,就不能仅仅记录事情的结论,更要记录可能影响判断的所有因素。

除了记录这些影响因素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所谓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一般而言会记下面几个问题:

  1. 当时思考时,我考虑这件事情的目标了吗?如果考虑了,当初的目标是什么?
  2. 在这个目标下,我当时考虑了哪些因素?现在看,这些因素合理吗?有遗漏吗?
  3. 我当时为什么会这么考虑?各种因素中,哪个条件发生变化,结果可能不一样?
  4. 最后的结果和我的预期之间有什么差距?为什么?

定期回顾

定期回顾其实就是反思的一种,温故而知新。

通过定期回顾,我门会发现很多当时以为周全、正确的决策,时间过得越久,自己越能看到其实它们还有不足的地方,我们的经验往往是对事件本身的得失层面做出“正确反应”,而这个决定很可能在更大的层面上是“错误的决定”。

我们的生活都是由一个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拼接而成的。有些答案是与时间做朋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产生价值;而有些答案是与时间做敌人的,时间过去越久,越被动。但是,我们常常只能看到和感受到眼前的压力和困难,无法超出自己的认识边界做出决定。

同样的,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重复犯相同的错误,只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通过定期回顾,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同样错误的发生。

如何发现应用临界知识

找临界知识的过程,就是寻找对我们有用的、适用范围广的可靠知识的过程:

  1. 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学习这个学科的重要知识;
  2. 找到最重要的知识和原理的原始出处;
  3. 尝试用更加基本的原理来解释这个知识;
  4. 没有解释的时候,想办法寻找或者自己创造一个假设,并验证。

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呢:

  1. 借助外部资源掌握临界知识;
  2. 刻意练习掌握临界知识。

一个问题场景+一个解决方案+背后理性思考

避免应激反应:

我们的祖先遗传给我们的这种应对突发情况立刻做出直接反应的能力,让我们避开了足够多的危险活到了今天。不过,在我们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本需要三思而后行的时候,这种应激的反应方式却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做出简单反应,丧失了全面思考的能力。

解释问题的三个层次

比如,对于“得到”App为什么能够快速崛起?

现象层面

因为有罗辑思维这个900万用户的公众号导流,所以发展速度快啊!

技术规律层面

在内容方面:有罗辑思维多年内容制作的基础,所以内容质量很高。

在支付方面:因为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的成熟,为内容付费的技术壁垒被打破。

在时机方面:正赶上互联网内容创业的风口,受关注度高。

底层规律层面

用户价值第一:知识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同时免费的信息极度泛滥,这反而使获取有价值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用户产生了通过付费获得优质内容、节约时间提升竞争力的需求。

品牌效应:罗辑思维为新创立的“得到”品牌提供了重要的质量背书,这为吸引种子用户起到了重要作用。

规模效应:采用音频而非罗辑思维传统的视频节目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内容制作的难度并缩减了生产周期。这一变化使“得到”在用户快速增长后,仍能较好地应对大家对节目数量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

从众效应:当用户规模达到一定边界后,就会引发从众效应。如果这一趋势增强,将使“得到”本身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放大。

边际成本低:采用标准化的内容生产方式(订阅、说书、说课等),再加上几乎无售后和线下环节,使用户增长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这能够进一步支持和放大规模效应。

综合效应:以上几个效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得到”业务的发展。

我们实施一个想法的可能性在不断提高,成本在不断降低。

一些额外的知识

1.损失规避效应:我们面对损失时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时的快感。

例:如果要送货上门,再加运费200元。如果改成自提优惠200元,可能更容易接受。

2.认知失调: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我们的想法,使之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带来的不舒适。

例:我没能戒烟,是因为我是真心喜欢吸烟,我的内心其实并不想戒烟……

3.六度分隔理论:一个人想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肯定可以通过6个人认识到他。

4.复利效应: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5.概率论:过去的每一件事情的结果,是众多可能的结果之一。未来要发生的事情,也将有无数种可能的结果。

贝叶斯定理: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可以先估计一个概率,然后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根据新的信息和反馈来调整原先的估计,从而得到更准确的概率判断。

在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快速迭代、不断试错,来增加对未来的掌控和把握。

6.黄金思维圈: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首先问“为什么”,也就是,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what:现象、成果。how:方法、措施。why:目的、理念。

7.进化论:拥抱变化,在变化的环境里,行动的跟进常常是迟缓的,我们应该构建信息优势,让自己及时看到环境的变化。

创新者的窘境: 不愿抛弃存量,拥抱增量。

位置比努力重要:站得高看的远。

正确的方法论(精益创业)和模仿同级别最优秀人的做法,能够让你在没有冒险基因的情况下,更好地把知道变为行动。

8.系统思考: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通过系统模型分析,找到系统关键解。

所谓系统关键解,是指一个系统中的特定位置——对其施加一个小小的变化,就能导致系统行为发生显著的变化。

9.二八法则: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应用在人脉上也一样,打造结构洞、关注弱关系,是增加获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可能性;而蜂窝理论,是把你的非重复关系人、你的重要弱关系,主动地建立成强关系。

10.安全空间: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或在极端情况下,为了不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所做的准备

99个成功抵不过一个失败,再稳固的系统,如果没有预留足够的安全空间,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

体现到具体操作上可以为:完整备份、关键节点备份、解决方案备份——Plan B、精简、构建反脆弱的安全空间。